谁的摄像机不撒谎:《台湾当代影像》及其他

王怡

想了很久,有些影像难以看到,但至少值得被提及。我对一种影像记录运动的关注,总是胜过了故事片。尽管这些片子,很少的读者有机会成为观众。但一位读者来信,提到当年陈冲回国拍摄《天浴》。后来记者问,一部片子被禁这么多年,懊悔吗?陈冲说,一点也不。因为“如果文革被淡忘,对全人类都是一个损失”。

如果失去了记忆,“活在真实中”,这话本身就成了谎言。当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,使全世界都成为影像记录的拥护者。法裔犹太人朗茨曼,从 1977 年开始,花了六年时间,拍摄长达九个小时的访谈《浩劫》,成为大屠杀影像纪录中的一部经典。这部传说中的纪录片,最近由欧洲著名的 MOC(收藏大师)公司出品,央视电影频道也曾播过。这家公司今年还推出了《卢米埃尔兄弟影像全集》,一共 365 段。无论之前你看过什么照片或文字,但若想亲眼触摸一百多年前的那个世界,人类已拿不出更好的资料了。

最令我惊喜的,是《台湾当代影像》系列,15 张 DVD,22 部片子,从日据时代一直到 21 世纪。去年应邀去东吴大学。媒体的朋友为我搜罗了台湾民主化历程中的许多纪录片。关于林义雄案的《血宅》。关于 1989 年郑南榕先生抗拒逮捕、举火自焚的纪录片,如一句欧洲的谚语,“当哲学家被处死之时,山河都将落泪”。这事件曾推动整整一代人走上街头,参与社会运动。还有记录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的口述影像系列,《青春祭》、《白色见证》等。

至于当代史,凤凰卫视的作品《1949:大迁徙》,最近也出了 DVD。叫我们看见 1949 年的另一重意义,在国共纷争以外,是中国史上绝无仅有的,一次数百万人的跨海大迁徙。台湾公视的两部作品,《世纪宋美龄》和《蒋氏父子的台湾岁月》,对两岸的中国人来说,都像是一次碎片整理。这套《台湾当代影像》,也珍贵得奢侈。当年上海的“新感觉派”作家刘吶鸥,飘洋过海,竟成为台湾影像运动的先驱。他 1933 年的实验记录作品《持摄影机的男人》,模仿 1929 年的纪录片经典《持摄影机的人》。从中,可以一睹当时文化圈的浮光掠影。《大迁徙》中,曾提到国民党接收台湾时,满街日语、日式招牌和木拖鞋的叽嘎声。如果你看邓南光 1937 年的纪录片《台北幼稚园运动会》,感触就更直接了。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日式服装,每人手中都是太阳旗,欢呼雀跃。接力赛,去把太阳旗插好,然后跑回来。台湾族群的百年情怀,在影像记录中如此栩栩如生。

戡乱年代,摄影家庄灵,拍摄的家庭影像《赤子》,纪录他的长女从出生到一岁半的种种。并以赤子的眼光去窥看台湾,对当时政治社会的氛围,也有微妙的隐喻。80 年代到 90 年代这一段,影像纪录运动更成为社会运动的一种方式。

好几部作品都受到极大关注。如著名的外籍人士丁松筠神父,策划制作了一部远赴泰缅边界,拍摄红色高棉难民营的作品,《杀戮战场的边缘》。配搭罗大佑的歌曲《亚细亚的孤儿》,在台引起震动和捐输的热情。1991 年李道明的作品《人民的声音》,讲述四个环保运动的案例。花莲的“渔权会”对中华纸浆厂、后劲的居民对中油五轻厂、台南的渔民对养猪场、以及全岛反“核四”的运动。母亲们推着摇篮,上街散步。标语上说,“我要孩子,不要核子”。吉他歌手唱到,“反核,反核,那个短命的台电,有三个老婆还不够,还要第四个”。

从这些镜像中,看出当时台湾民权运动的铺开,民众的非暴力模式,以及环保团体、人权团体与国民政府的互动水准。实在比我读过的论文都更鲜活,也更叫人看出不同社会场域的差距。

民主化以后,影像运动的重心,转入实验性质和人类学视野。中研院的人类学学者胡台丽,她记录雅美族人生活的《兰屿观点》,使她成为台湾民族志纪录影像的第一人。我印象最深的,是片子开头,她与几位雅美族志愿者坐在海边交流。一个人说,“我觉得学者们对原住民的研究越多,我们原住民受的伤害就越大。因为你们只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得到社会位置的手段,而不是回馈你们的研究对象”。《兰屿观点》也是台湾第一部进入商业院线的纪录片,只是不知道,是否因此回馈了那些雅美族人。

2000 年的作品《谁来钓鱼》,则以一种后现代技法,意图对钓鱼台的主权争执,进行一次镜像的还原。其他还有几部女性主义的作品。不过我坚持认为,在当代,真正的女性主义,首先是一种普遍的民权主义。中山大学的艾晓明,她主持的“性别教育论坛影像工作室”,近年拍出了中国最好的女性主义纪录片,如追踪湖南女教师黄静受害案的《天堂花园》,和校园反对性别暴力的《白丝带》。

可惜我们的影像记录,相对这个时代及其记忆而言,仍然过于苍白。尽管可能看到独立纪录片《早上八、九点钟的太阳》,里面从高处的王光美,宋任穷的女儿、更名“尚武”的宋彬彬,李锐的女儿李南央,到画家黄永玉,学者朱学勤,当年的红卫兵徐友渔等。每个人都在回忆中争夺对那场灾难的诠释,包括身陷其中者的自我辩护。少数人也可能看到《寻找林昭的灵魂》,这是胡杰花了六年时间,循着当年那个著名的“五分钱子弹费”的故事,讲述北大女学生右派林昭的生命历程。今年 4 月,云南一个记录影像展上,胡杰又有新作《我虽死去》,追叙文革中第一例红卫兵打死教师的事件,遇害者是北师大女附中的副校长卞仲耘。

我们不只有《大国崛起》和百家讲坛。我们也有 NGO,也有影像记录运动。

多么激动人心啊,尽管被激动的人有限。好在商场里有了好多摄像机,买得起的人,倒是越来越多了。

2007-6-14

——摘自《我有平安如江河:电影中的救赎》

打印
标签